課程性質 |
公共必修課 |
||||
課程名稱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課程編号 |
K0220060 |
||
适用專業 |
全校所有本科專業 |
開課學期 |
第3學期 |
||
總學時 |
48 |
理論 |
48 |
學分數 |
3 |
實踐 |
0 |
一、課程性質與目标
本課程是大學生公共通識教育必修課,是教育部規定的高等學校學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系列課程之一。本課程具有科學性、革命性、實踐性、人民性和發展性,承擔着培養學生成人成才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的重要任務,是我校整個課程體系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我校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紮實、實踐能力突出、人格健全發展,具有四自精神、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發揮着奠定思想基礎的重要作用。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在知識、能力與素質方面達到如下目标:
知識目标:
1.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含義、理論品質、研究範圍。
2.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規律與範疇及其三者的内在關系,明白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科學體系。
3.了解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能對社會實踐中産生的新問題從理論上找出依據。
能力目标:
1.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立場、觀點與方法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
2.通過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引導學生做到學以緻用、知行合一。
素質目标:
1.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綜合素養。
2.懂得尊重客觀規律與按客觀規律辦事。
3.鍛煉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覺能力。
4.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把學習成果轉化為不可撼動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
二、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1.與前修課的聯系
先修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在研究方法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需要适度借用前修政治理論課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屬于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學基本要求
授課前,要求通過先修課程,打好本課程基礎;
授課中,要求參與課堂讨論,并能自發組織案例的研讨、發掘;
授課後,要求能結合課堂知識點分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基本問題,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教學内容與學時分配
序 号 |
教學内容 |
學時分配 |
||||
教學 模塊 |
教學 内容 |
教學重點 |
教學難點 |
教學主要内容 |
||
1 |
課程 導論 |
導論 |
1.教學大綱、教學實施安排和課程學習要求,以及課程在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2.馬克思主義的内涵。 3.馬克思主義的産生和發展。 4.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
1.馬克思主義的産生和發展。 2.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3.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 |
1.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2.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 3.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 4.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 |
4 |
2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發展規律 |
1.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 2.馬克思主義的意識觀。 3.事物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4.事物矛盾運動的規律。 5.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6.唯物辯證法的本質特征和認識功能 7.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思維能力。 |
1.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2.唯物辯證法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實踐的本質與基本結構。 4.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思維能力。 |
1.世界多樣性與物質統一性。 2.事物的聯系和發展。 3.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10 |
第二章 實踐與認識及其發展規律 |
1.科學的實踐觀及意義。 2.人類認識的本質及發展規律。 3.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4.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 |
1.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反映論。 2.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 3.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4.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 5.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
1.實踐與認識。 2.真理與價值。 3.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
4 |
||
第三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2.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 3.科學技術社會作用的二重性。 4.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5.人民群衆和個人在曆史上的作用。 6.群衆、階級、政黨、領袖的關系 |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2.如何理解社會形态更替的必然性與人民的曆史選擇性之間的關系。 3.如何理解社會形态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曆史過程。 |
1.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2.社會曆史發展的動力。 3.人民群衆在曆史發展中的作用。 |
8 |
||
3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
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
1.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2.勞動價值論的本質及科學方法的基本要求。 3.雇傭勞動與資本主義的本質。 4.資本積累和資本有機構成。 5.經濟危機的表現及本質。 |
1.勞動價值論的本質及科學方法的基本要求。 2.為什麼工人出賣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商品。 3.剩餘價值理論及面對的挑戰。 |
1.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 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3.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态。 |
10 |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趨勢 |
1.壟斷産生的原因。 2.壟斷與競争的關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的變化及實質。 4.有關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及争議。 |
1.壟斷與競争的關系。 2.有關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及争議。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的變化及實質。 4.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的矛盾與沖突。 |
1.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2.正确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3.資本主義的曆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
4
|
||
4 |
科學社會 主義 |
第六章 社會主義的發展及其規律 |
1.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2.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3. 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4.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 |
1.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2.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 |
1.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曆史進程。 2.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 3.在實踐中探索現實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 |
4 |
第七章 共産主義崇高理想及其最終實現 |
1.預見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 2.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3.實現共産主義理想的客觀必然性與人的主觀努力之間的關系。 |
1.共産主義理想實現的必然性和長期性。 2.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關系。 |
1.展望未來共産主義新社會。 2.實現共産主義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3.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
3 |
||
5 |
複習 |
複習 答疑 |
答疑解惑 |
運用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答疑解惑 |
1 |
合計 |
|
48 |
學時具體安排任教老師可以根據班級情況靈活處理。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本課程理論性強,以課堂講授為主,輔以案例分析、分組讨論、視頻教學等方法與手段。
1.講授法:主要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按章節進行系統講述,講清其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使學生達到本課程應達到的知識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質目标。
2.案例分析法:通過一些具體案例講解,分析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有助于學生形象理解相關内容。
3.研讨法:針對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讨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4.影像資料教學法:播放影像資料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總結,在實踐中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
5.啟發式讨論法:針對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讨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五、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細則
考核内容根據課程教學大綱所列知識點以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21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材作為命題的基本依據。
由期末卷面考試與課堂考勤、課後作業和讨論發言等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注重運用案例和社會現實問題來考察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考核綜合化。
(一) 總成績構成
100分=40分(形成性考核成績)+ 60分(終結性考核成績)
(二)形成性考核(比例:40 %)
形成性考核主要通過課堂考勤、課後作業和其他成績等方式開展。共100分,占期評總成績的40%,具體各部分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規則如下:
1.課堂考勤:50分,占平時成績的50%。考勤至少10次,每缺1次課扣5分,扣完為止;遲到、早退5分鐘之内扣1分,5分鐘以上一節課之内扣2分。
2.課後作業:20分,共1次,占平時成績的20%,内容和形式任課老師自定。
3.其他成績:30分,占平時成績的30%。其他成績含課堂表現、課前小組探究(讨論)及其成果展示、課堂交流與提問、課堂筆記、課程競賽等成績,成績評定由任課老師視情況自定。
(三)終結性考核(比例:60%)
終結性考核采取閉卷考試方式,共100分,占期評總成績的60%。試卷由教研室主任統一安排人員命題,考試時間和地點由學校統一安排。
1.考試題型及分值
(1)單選題: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2)多選題: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判斷正誤題: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4)簡答題: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5)材料分析題:1小題,每小題20分,共20分
2.命題範圍
(1)命題重點:導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2)單選題:導論、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各出2道,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各出3道。
(3)多選題:兩套試卷錯開出題。
(4)判斷正誤題:導論至第六章各出2道,第七章出1道。
(5)簡答題和材料分析題:兩套試卷共6道,導論至第五章各出1題。
(6)材料分析題原則上從命題重點章節中産生。
(7)兩套試卷重複率限20%之内。
六、推薦教材及主要參考資料
(一)推薦教材
本書編寫組.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二)主要參考資料
[1]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袁貴仁,楊春貴,李景源,豐子義.馬克思主義哲學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趙家祥,梁樹發,莊福齡,葉汝賢.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邢贲思,梅榮政,張雷聲,艾四林.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馬克思、恩格斯:《共産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列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列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馬克思.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節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甯:《談談辯證法問題》,《列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恩格斯:《反杜林論》第一編《哲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2]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列甯:《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節選),第二章1、4、5、6,《列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4]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5]列甯:《共産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節選),《列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6]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節選)第一章《商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7]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節選)第十四章《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8]列甯:《國家與革命》,《列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0]列甯:《關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騙人民》,《列甯全集》第三十六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1]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節選),第十五章《規律的内部矛盾的展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2]列甯:《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列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3]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4]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5]毛澤東:《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8]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9]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30]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産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是》2019年第1期。
[31]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緻向前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1]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2]習近平:《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
[33]毛澤東:《關于正确處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4]鄧小平:《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5]習近平:《堅持曆史唯物主義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
[36]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37]習近平:《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
[38]《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和訪問聯合國日内瓦總部時的演講》,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39]習近平:《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40]胡錦濤:《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41]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42]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43]毛澤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節選),《毛澤東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習近平:《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三)相關網站與主頁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論壇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66449/
2.人民網 www.people.com.cn
3.中國共産黨新聞網www.cpcnews.cn
4.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網站(http://www.sxz.edu.cn)
大綱執筆人:
教研室審核人:
學院(部)審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