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中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于一教206會議室舉行了本學期第二次教研活動。此次活動以“課程資料庫建設”為主題,圍繞如何系統化、數字化構建毛概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展開深入讨論。旨在通過資源庫建設,進一步提升思政課的教學質量,推動課程内容的标準化與共享化。教研室全體專職教師積極參與,為未來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會議由教研室主任沈忱老師主持,她指出,課程資料庫的建設對于提升教學效率和優化教學資源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構建一個覆蓋全面、結構合理的課程資源庫,既可以為教師的備課和教學提供有力支持,也可以為學生的課後學習和自主提升提供更多便利。同時,資料庫的數字化管理能有效節約時間,提高教師的教學投入效率,增強教學效果。雖然本學期暫時沒有授課任務,但此次教研會議為後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師們在會議中針對資料庫的建設框架和内容展開了熱烈讨論。多位教師建議,資料庫應涵蓋多種類型的資源,如教學大綱、案例分析、視頻講解、時政熱點等,确保資源的多樣性與靈活應用。同時,明确的分類标準和高效的檢索系統,将為教師在具體教學場景中快速找到所需材料提供便利。
與會教師還特别強調了資源庫中應包含具有時代性和實用性的内容,尤其是将最新的政策精神,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及時融入其中。此外,教師們建議加強多媒體資源的應用,如視頻、圖表和互動練習等,以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理論教學更具吸引力。
最後,教研室主任沈忱老師總結指出,課程資料庫建設的關鍵在于團隊協作和共享機制的完善。未來,教研室将通過集體備課和資源共享的方式,整合各位教師的教學經驗與研究成果,打造一個既豐富又實用的資源平台,不斷推動思政課程的數字化轉型。
此次會議為課程資料庫建設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規劃,标志着未來教學資源共享機制的進一步完善。通過推動教學資料的數字化和系統化,毛概課程将為教師提供更加靈活高效的教學支持,為學生創造更加多元的學習體驗。
編輯:呂嘉琳
一審、一校:沈忱
二審、二校:吳旭冉
三審、三校:劉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