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教研室在一教206辦公室召開本學期第一次教研會議。本次會議以“兩會精神”融入思政課堂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提升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實效性,将國家最新的政策導向和精神内涵融入到日常教學之中。
會上,教研室沈忱主任首先深刻闡述了将“兩會精神”融入思政教學的重要性。沈主任指出,兩會精神是黨和國家在新時代的重要指導思想,将其融入思政課堂,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還能增強他們對國家政策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随後,教研室參加育人育才師資培訓教師曲英钰、侯橹璐、周曉等三位老師分别分享了自己對兩會精神融入教學的認識。曲英钰老師從科技創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角度出發,強調了科技創新在推動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中的關鍵作用,并建議将科技創新的生動案例融入到思政課程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熱情。
侯橹璐老師則圍繞兩會熱詞“銀發經濟”,結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行了深入分析。她指出,随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銀發經濟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而兩會中關于養老、醫療等議題的讨論,正是對人民群衆關切的積極回應。侯老師建議,在思政課堂中,可以通過讨論銀發經濟的相關議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周曉老師則圍繞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提出了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融入教學設計的見解。她認為,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是人民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而兩會中關于這些問題的讨論,正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诠釋。周老師建議,在思政課程中,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讨論等方式,讓學生深刻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并思考如何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踐行這一思想。
此外,會議還吸引了其他老師的積極參與和熱烈讨論。大家紛紛就兩會精神融入教學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整個會議室充滿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和熱烈的讨論聲。
值得一提的是,李華秀老師在會上還談到了當下毛概課程的教學困境及解決思路。她指出,毛概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難題和挑戰,如課程内容抽象、學生興趣不高等。針對這些問題,李老師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解決思路,如引入時事熱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等,以期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會議的最後,沈忱主任就實踐教學前期工作做了詳細的任務部署。他要求各位老師根據本次會議的讨論結果和自身的教學實際,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和實施方案,确保将兩會精神有效地融入到思政課堂之中。同時,她還強調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活動,共同推動思政課程的教學改革和創新。
本次會議的召開,不僅為教研室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台,也為進一步提升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實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毛澤東思想教研室将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編輯:周愛華
一審、一校:沈忱
二審、二校:吳旭冉
三審、三校:劉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