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6日,為了提高教學能力,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全體教師學習觀摩了一場名師課堂,主講教師為姚利民教授。姚利民教授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題為“大學生的人格發展”的精彩授課。此次課堂不僅加深了師生們對人格發展的理解,更為大學生如何培養健康人格指明了方向。
![]() |
姚利民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一開場便緊緊抓住了聽衆的心。他首先從氣質、能力、性格這三個核心概念入手,詳細闡述了它們的定義、類型、可塑度及價值。在氣質方面,姚教授指出,氣質是個體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它影響着人的言行舉止,具有穩定性和可塑性;能力則是人順利完成某項活動所必需的心理條件,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發展水平受遺傳、環境和教育等多種因素影響;性格則是人對現實的态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個性中最核心、最本質的部分。
随後,姚教授将話題聚焦于高成就者的性格特征,他強調,高成就者往往具備自信、堅韌、自律、樂觀等優秀品質,這些品質是他們在追求目标過程中不斷錘煉而成的。這一部分的講解,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對優秀性格品質的向往,也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通過自我修煉來提升自己的性格魅力。
![]() |
在談到人格健康的标準時,姚教授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視角。他認為,除了傳統的健全、和諧、積極、合規等标準外,還可以基于大五人格(開放性、責任心、外向性、宜人性、神經質)和性格特征的正向去判斷。這一觀點拓寬了師生們對人格健康标準的認知邊界,使他們意識到人格健康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概念。
緊接着,姚教授深入剖析了人格健康的問題,他詳細介紹了人格的狀态分類:正常人格、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礙。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們對這三種人格狀态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姚教授提出了大學生培養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徑:升華價值觀、改進思維方式、培養良好習慣。他強調,這些途徑不僅有助于提升個人的心理素質,還能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姚教授始終注重引發學生的思考。他通過提問、讨論等方式,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将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在思考中深化理解,在交流中碰撞火花。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精神,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收獲了知識,增長了見識。
![]() |
此次名師課堂不僅讓教研室的老師們收獲了寶貴的知識,更讓他們在教學理念上得到了深刻的啟發。他們紛紛表示将把姚利民教授的授課思想融入日常工作中,努力成為學生心靈的導師,引導他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提升自我,共同構建健康、和諧、充滿正能量的人格世界。
編輯:沈夢婷
一審、一校:林美香
二審、二校:吳旭冉
三審、三校:劉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