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概論”教研室全體教師在一教202會議室進行育人育才培訓,并開展本學期第七次集體備課活動。青年教師李晴、周曉、侯橹潞三位老師選擇了毛概課程中的“鄧小平理論”專題進行闡述,劉慶華老師選擇了“科學發展觀”專題進行闡述,并分享自己的教學設計。
本月師資育人育才的培訓主題為“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管理與互動溝通”,沈忱主任結合自身經驗,為大家講述了實際課堂之中,進行教學秩序組織管理的具體方法,其他老師踴躍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培訓氛圍活躍。
圍繞此次培訓主題,四位青年老師進行磨課。李晴老師以“鄧小平理論”中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主題,從三個問題進行論述:第一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社會發展階段的闡述,第二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什麼,第三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成不變的嗎?内容豐富,邏輯清晰。
周曉老師就“鄧小平理論”中的首要問題展開闡述,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本理論問題作出解釋,并梳理了社會主義本質論的提出,輔以大量曆史案例,磨課過程中互動頻繁,體現了思政課程的生動活潑性。
侯橹潞老師以“鄧小平理論”中的“改革開放理論”為主題展開磨課,從改革開放的必要性、改革開放理論中的“改革”、改革開放中的“開放”三個問題出發,以2018年發行的改革開放紀念票證為例貫穿整個課堂,深入淺出,效果斐然。
劉慶華老師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進行說課,以當地政府實際考量引入内容,重點講述了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思想,并從曆史典籍中追根溯源,具有較強的理論深度,引人深思。
磨課結束後,沈忱主任對本次培訓和磨課進行總結,認為磨課的青年教師很好地将主題融入磨課之中,并寄語青年教師要重視每一次培訓與磨課,在集體磨課中交流思想、磨煉教學技能,更好的站穩講台、站好講台。
編輯:侯橹潞
一審、一校:沈忱
二審、二校:呂婷
三審、三校:劉建中